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欤?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草做的狗,用于祭祀。

天地无所谓对谁更仁爱,对待万事万物都像对待刍狗一样;圣人也是无所谓对谁更仁爱,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

这一段对于初接触道德经的朋友,可能会产生疑惑,其实这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天地不言仁爱,对万物没有区别心,一视同仁,都是以“道”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标榜仁义,对百姓无区别心,一视同仁,依照“圣人之道”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

这里也表现出了老子无神论的思想,否定了当时思想界存在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按照“道”的原则自然运行,没有理性和情感;所以不是天地和圣人没有仁义之心,而是让万物依照“天之道”的原则自然运转,领导者依照“圣人之道治理国家,对待百姓不特别关照,也不刻意损害。

老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因为老子身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统治阶级随意掠夺一般平民的生命,财产、子女等等,百姓苦不堪言。

因此,知识分子奔走呼吁,号召仁义,要求统治阶级以仁心仁术来治天下,才能使天下太平。

不但儒家如此,其他诸子百家,大概也都不外以仁义为口号,以仁义为号召。

但无论是哪一种高明的学说,或哪一种超然的思想,用久了,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只有空壳的口号,并无真正的实义了。

例如佛说印度几千年前的圣人就说要“平等”,但经过几千年来的印度,阶级悬殊,仍然极不平等。

同样地,我们先民教导了几千年的仁义,但很可惜的,又有多少人的作为,几多时的历史,真正合于仁义之道呢!

我们翻开史书,比如孔子的春秋,几百年历史,弑君弑父的案例层出不穷,兄弟相残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哪里有什么仁义?

又如耶稣,西方国家大声疾呼要“博爱”,但在西方两千年来的文化,又有哪个时代真正出现对世界人类的博爱呢?

我们翻开西方的历史一看,充满了战争,掠夺,殖民,杀戮,哪里有什么博爱?

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反面的道理,就可以理解老子所提出的正面哲学。

天地生万物,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

生了万物是很自然的事,杀死万物,也是很自然的事。

天地既不以生出万物为作好事,同时也不以杀死万物为作坏事。

天地既生了长养万类的万物,同时,也生了看来似乎相反的毒杀万类的万物。

生长了补药,也生长了毒药。

但补品不一定是补,因补可以致死。

毒物也不一定是毒,以毒攻毒,可以活命。

天地并不一定厚待于人类而轻薄了万物,只是人类自认为天地是为了人类而生长万物,人自称为万物之灵。

其实,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伤害残杀万物。

假如万物有灵,一定会说人是万物的最大毒害。

其实,天地无心而平等生发万物,万物也无法自主而还归于天地。

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明白了这个原理,便可了解真正有道的圣人,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切的所做所为,自视为理所应当,义所当为的事,便自然而然地做了。

并不一定因为我要仁爱于世人,或我要爱护于你,才肯去做。

如果圣人有此存心,即有偏私,即有自我,己非大公。

因此,老子认为当时的人们,自称为圣人之徒,号召以仁义救世者,其实大都是徒托空言,毫无实义。

甚至还有很多人假借仁义的名义,用以达成自己的私欲,这就更不应该了,他希望人们真能效法天地自然而然的法则而存心用世,不必标榜高深而务求平实,才说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名言,藉以警世。

接着老子为了说明天理的公平,便首接指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既不是谁所主宰,也不是天地的有心制作。

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

暂时偶然存在的一刹那,只是有无相生的动态而己。

因为有刹那绵延绝续常有的动,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的静态也是存在的另一表相。

所以他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欤?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和地之间,就像橐(tuó)龠(yuè)一样。

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橐龠”,是一种皮做风箱。

老子用通俗习惯使用的东西,来说明这个物质世间的一切活动,动而用之便有,静而藏之便无。

其实,这个天地间的万物,都在永无停息的变化中循环旋转,空对应有,静对应动,互为因果,互为生活。

多闻(帛书甲乙本,言通行本)数穷,不若守于中。

闻:探求。

到处探求、追随是没有尽头的,应该回到事物的本源,了解了“道”运行的法则,就了解世界的秘密了。

前面我们己经了解到,宇宙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一首在循环往复的变化,生生不己,有无相生,动静互为宗主,永无穷尽。

那么,就可进而了解到一切人世间的作为、思想、言语,都是如此。

是非,善恶,祸福,主观与客观,都没有绝对性的标准。

如果一定要理论上争辩到有一个绝对的道理,这个绝对也只是在文字上,人为的,暂时裁定为穷尽之处而己。

人世间的是非纷争,也是越动而越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发展,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

人只有坚持本心,回归大道中,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自然可以了了常明,心如明镜。

这便是“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的关键。

好比说一棵树,有很多树叶,其中有100片树叶变黄了,那怎么办?

你一个一个去研究的话会陷入无数的细节中,最后陷入谜团。

中国人怎么想?

可能树根有什么问题了,要么水多了,要么水少了。

你把树根的水多水少解决了,上边100片树叶慢慢自己就变绿了,不能一片树叶一片树叶的研究。

就如中医讲求“治本”的道理。

这也就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的道理。

  • 字号
  • 背景
  •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