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也算小有资产了

林清清溜达着回去,时不时地根据记忆再去供销社和印象里黑市那块儿去看看。

今天出来除了找杨淼淼说工作的事儿,更重要的是来这边“踩点”。

踩了点,她有大用。

一开家门,屋里的肉香就飘出来了。

林父带回来的酱板鸭,过年那会做的腊肉也切了一小条和蒜苗一起炒,香的嘞,还有个剁椒炒鸡蛋,这算是三个荤菜了,再加上拌的萝卜丝白菜丝,这伙食,快赶上过年了。

主食是烙的二和面的饼子,今天林母算是下了大本了,光看这色泽也比平时做饭用的油多。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林小弟馋得斯哈斯哈的,林清清也是馋得盯着菜看,没办法啊,她也不想这么没出息得,实在是在这个年代太缺油水了,上俩月过年都没见含肉量有这么高过。

林母一手打掉林小弟跃跃欲试准备偷肉吃的手,“快去洗手去,洗完再吃。”

看着小弟满脸依依不舍地表情,林清清也是被逗得眉眼弯弯,小弟一看被嘲笑,憋屈得表情更搞笑了。

林清清上辈子父母去世前家庭氛围也是很好的,爸爸妈妈都对她很好,童年也很幸福,但是她是独生女,倒是没有原主一家仨孩子这种兄弟姐妹围在一起的热闹劲儿。

吃完饭林母跟着林清清到她屋里,从身上摸出个小手绢塞到林清清手里,打开也是厚厚的一叠钱票,“这是一百块钱,还有些粮票什么的,钱不许乱花,你明天出去看看有什么想要的再买点,穷家富路,你下乡也是在黑省,那边比咱们这还冷得多,但是现在开春温度还行,你去了到那之后我再给你多寄床厚被子。”

说着林妈这么刚强一个人也不禁红了眼眶:“闺女,妈知道你这回是为了家里做出牺牲了,你下乡去也别害怕,要是有人欺负你就给妈来个信,咱们宁可在家做个盲流也不受人欺负啊,妈跟你说,咱不惹事但咱也不怕事儿。”

“妈你就放心吧,谁能欺负我啊,再说我下乡也是好好过日子的,不跟人起矛盾,真有事的话我不会不跟你说的。”

林清清也是挺感动,上辈子她爸妈在她十岁时候出意外,早早就没了,她后来带着爸妈的遗产在各亲戚家辗转长大。

虽然亲戚们也都不是什么极品要抢占她家财产的,到底不是自己家,也都是把她当个累赘,从爸妈去世后很少再得到这些温情了。

说来自己和原主也算有缘,喜好还有做事方式什么都挺像的,只是原主可能受剧情影响突然降智,本来挺有算计一个小姑娘,愣是被人算计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林清清想着,来都来了,那就好好过完这一生,林爸林妈对自己都挺好的,自己面对他们也总会有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那就当这是自己新的父母相处吧。

好容易哄好林母,林清清还在整理东西,盘算着下乡都要带什么,房门敲响,林父也偷偷摸摸来了。

林清清有点疑惑,这么晚了爸爸来干什么?

“闺女,爸这还有十三块五毛钱,都给你拿着,穷家富路,在外边别舍不得花钱。”

林清清了然,眉眼弯弯笑着谢道:“谢谢爸,但是爸,你哪来的钱呢?”

林父面红耳赤,装作生气道:“你这丫头,明知故问!

不许跟你妈说。”

林清清嬉笑着答应,等林父走了关起门来清点自己的小金库,原主本身存了八元二毛六分,加上林妈给的一百,林父给的十三块五,一共是一百二十一块七毛六,明天拿到卖工作的八百,自己就离千元户不远啦。

自己看过的年代小说里大多数女主都会去黑市倒腾物资,自己倒也有想去黑市见见市面的想法,但是初来乍到的肯定不能就这么大咧咧首接去晃,从钢铁厂回来的时候她也到处溜达着看了看,城西和城南交接处大杨树那块儿人流比较混杂,如果城市有黑市的话,在这种地方其实是最合适的。

林清清想着,离下乡还有西五天,每次农场里的粮食长成后立刻去收取种植,离开前应该能收西次左右,按照农场预设的小麦亩产一千斤,水稻亩产八百斤来算,刨除系统回收的一半,还能剩下西千斤小麦,两千二百斤水稻。

这笔粮食在这个时代是极具分量的,林清清打算有机会的话,在离开衡市前出手一笔,然后立刻坐火车离开。

心里算计着事,林清清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林家几位上班的都去上班了,林小弟也去上学了,林小弟走之前嘭嘭嘭拍了几下姐姐的门说妈给留饭了就走了。

林清清起个大早发现才七点多,无精打采地抹了把脸,拿出原主的罐头瓶牙缸子,打开牙粉包,小心翼翼地比划蘸取了一点。

这还是种比较新奇的体验,她以前可没有使用过牙粉这种东西,但尝试之后还是觉得牙膏的使用感更好一些。

想着这些生活用品,林清清无声地叹了口气,啥时候能解锁生活用品商城呢,牙膏洗发水护肤品卫生巾啊啊啊,真的很需要你们呢。

惆怅地蹲着望天,幽幽地发着呆,时不时叹口气,心里给自己打气:林清清!

加油!

旁边洗漱的几个邻居对视看看,不知道这林家大姑娘又发什么神经,眼神里传递出来的信息很多呢。

“我就说这姑娘没正形吧,前两天搁领导跟前还人模人样的,维持不了两天呢。”

“还是小姑娘呢,才十六,不稳重也是正常。”

林清清完全不知道周围平时一个个看着很老派正经的阿姨婶子们在偷偷地嘲笑她,洗完脸总算是清醒过来了,她也收拾收拾准备出门。

林母昨天给的票里有些快到期的和衡市专用的,林清清准备先把这些用掉,刚好也体验一下她挺好奇的这个票证时代。

林家所在的街道叫桂花街道,这条街上住的基本都是附近轴承厂的员工,街道名字来源于巷子口一棵巨大的桂花树,围径有快三米,两个小孩抱树都未必抱的过来,每年开花的时候那真是香飘好几条街,如果有人问怎么走,只说循着味儿去就是了。

这时候自行车是家庭的贵重资产,有自行车的人家就像后世有辆豪车一样让人羡慕,他们这虽然经济情况比乡下好些,但是整条街也就两三户人家有自行车。

林家没有,林清清只能乘坐十一路前往供销社。

  • 字号
  • 背景
  •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